黛妃的全部小说 - 耽美小说 - 理想型娱乐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5

分卷阅读155

    冷暖色调镜头运作的巅峰”。

    他表示自己这么多年以来所看的导演中, 郭旷的镜头从细腻程度、颜色对比、转换等方面,都成熟顺滑, 毫无滞涩之感,就像是品尝一杯上好的咖啡,香醇微苦, 细细品味又隐约的带着细微的甘甜。

    他着重赞扬了一番郭旷和编剧对结尾的处理。

    他说:长久以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电影奖项评选的评审团对悲剧情有独钟。但事实是,绝大部分悲剧都比之大团圆的结局要来得让人印象深刻, 并且也更加发人深省。

    但长久以来评选的悲情晦涩的得奖影片,给了业界一个错误的印象和认知。于是越来越多的导演钟情于悲剧, 越来越多充满了遗憾与黑暗叩问的剧本接连出现, 最终参与评选的, 出彩的也大多都是这类影片,以至于如此往复循环, 最终给了大众这样的印象。

    这位东方的导演郭旷并不是生面孔, 他向来习惯于在悲伤的黑暗中留下一丝光亮的余地,让人在漫长而冰冷的影片之中得到些许的慰藉。

    同样如此, 结尾的余留非常巧妙, 也让人感受到了落在黑暗之中的那丝缕光明。

    一直以来, 我都非常欣赏他这一点,这一次,也终于有了替他写一篇影评的机会。

    而针对演员, 他是这样写的:

    撇除掉语言因素,一直以来,我们普遍认同亚洲导演的情感十分细腻,镜头也总是带着独特而内敛的美,但正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内敛——又或者演员并没有在镜头下表现出足够张力,让人感觉不到内敛之下埋藏的意味。

    又或者是内敛过头,太过于委婉含蓄,不够大胆。

    有一部分又充满了只有本国人与深入了解过亚洲文化的人才能够理解的情怀与深意,以至于无法让观影大众明确的体会到主创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以至于东方的电影总是无法敲开国际奖项的大门,也无法触动评审团的内心。

    但这部作品并不一样,它的题材与背景简单明了,不需要任何知识储备就能够完美的了解它。

    说得更直白些,比起电影,它更像一部有剧情的生活记录片。

    记录了主角生命中最精彩,也最遗憾的最后一段时光。

    提及电影本身,我不得不赞美一番这部电影的主演。

    一个来自东方的少年,楚秋。

    东方人看起来总是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在我始终认为他还是个临近成年的少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他二十二岁了。

    但这并不影响我为他感到惊艳。

    亚洲演员比之欧美这一侧的演员有着很大的区别,欧美的演员更习惯于运用肢体和语言来表演,眼神永远都在特写或者近景的时候才会尤为突出表现。

    但亚洲的演员并不一样,他们总是有着较为夸张的面部表情、细致的眼神以及很细微的动作细节来展现情绪。

    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夸赞一番这个年轻人。

    他也许找了许多参考,或者他来者不拒的看了无数影片用以学习。

    楚的表演里完美的融合了东西方的表现技巧,我仅代表我自己,表示楚的表演可以完美的融入进任何一部西方的电影中,并不会有任何生硬的隔阂感。

    在看过之后,我又寻找了楚目前来说唯一一部上映的电影看了一遍,那不是我能完全领会的题材,但楚在其中的表现,确实没有丝毫违和的。

    一个能够融合东西方风格的演员,这在当代,甚至往上追溯,也是找不出五个来的。

    我按耐不住的向我的许多朋友推荐了他,这个东方演员以后定然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我对此抱以最为诚挚的期待。

    ……

    这篇影评里干货很多,西蒙·克拉克这位资深影评人,从编剧、导演、演员甚至是摄影取景等方面对进行了一番十分透彻的评价,并且追溯以往做了许多比较,指出了些许不足,但整体看下来,各种各样的赞美词汇几乎要闪瞎别人的眼。

    总的来说,这位影评人通篇就是一个中心思想:这片子不得奖简直天理难容!

    楚秋的粉丝们被这一篇影评夸得受宠若惊,全然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对于一个追星族而言,还有什么比自己饭的爱豆出实绩、长出息更让他们感到骄傲与兴奋的事呢?

    国内的粉丝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在各大平台门户上分享着这篇影评,热搜底下蹦跶的那些黑子已经完全影响不到他们了!

    有着实绩在手,黑子们再蹦跶有什么用!

    支持爱豆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花钱!为他花钱!

    怎么花?

    当然是想办法求电影国内上映给他刷票房了!

    如果国内实在没办法过审,那就拼命刷热度,给他们提升市场价值啊!

    如今决定演员片酬的,可不是什么演技,而是市场价值和号召力。

    片方一看这个热度,当即趁热打铁,放出了蓝光盘筹备完毕的消息,并且将在亚尔影展颁奖当天晚上,国内时间晚八点开始在官网直售,前一千名拍下的粉丝将会随碟附赠全体演员亲笔签名的海报一套,一千名之后拍付的粉丝附赠印刷的签名海报一张,至于是谁的签名海报,随机分配。

    激动的粉丝们涌到这条消息底下,一边呲片方真会圈钱,一边满怀期待的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当天张大力从外边跟亚当斯导演聊过之后,回来先是告知了楚秋这边的试镜还不急,剧本才刚定下人物和粗略走向,才起步制作,亚当斯说等到一切筹备完成估计至少得有小半年,先联系楚秋也是希望他能够先预留下档期——毕竟楚秋现在的档期早就已经满满当当的排到明年上半年了。

    “说是试镜,我觉得亚当斯估计是觉得一定得是你了,不然不会让留档期。”

    大力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叠的楚秋单人剧照海报,往一脸懵逼的楚秋身边一放。

    “签吧。”张大力先生递出了一支签名笔,无视了楚秋惊恐的眼神,继续捅刀子,“这只是二十分之一。”

    楚秋:“……”

    我明明只是个配角。

    楚秋签完了五十个名字,甩了甩手腕,又看了一眼张大力再一次搬回来的一叠海报,往床上一倒,头一次想要消极怠工。

    张大力倒了杯水,看着拿出手机正跟祁天瑞发消息的楚秋,挑了挑眉:“以前没这么签过?”

    楚秋摇了摇头。

    他还真没这么签过,除了在粉丝接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签上几个之外,楚秋基本上是跟这种签名海报的活动绝缘的。

    要说为什么,那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