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的全部小说 - 耽美小说 - 我在暴君身边搞基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

分卷阅读45

    得家里人乱来添麻烦。

    众人不服气,但也只能按捺住,钰侄子说得没错,他们现在再气也斗不过何家啊。

    -

    当天晚上,唐家众人辗转难眠。

    唐老三和唐老四第一次开始了自我反省。

    “媳妇,我要是能干点,聪明点就好了。不然也不能到了城里啥也不会,以前帮不了大哥,现在养不起家,二姐被欺负成这样了我也只能干看着,媳妇,你说我是不是特没用?”

    唐老三躺在床上睡不着,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真没用。

    张春桃很想点头,觉得她男人还真有点自知之明,不过当媳妇的哪能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再说唐老三要是真能干了,她也嫁不到唐家来。

    “诶,相公虽然你是没什么大能力,不过你实诚,又肯干活,也就是在城里住着才显得你没用,要是回到村里,你就是家里的一把手,种田被夸的……而且你还摊着一群好兄弟侄子,大哥让咱们享富贵,钰侄子将来肯定更出息,相公你福气好。”

    张春桃中肯评价鼓励,她相公可不就是傻人有傻福嘛,自己没本事,但却有本事的兄弟姐妹,就算家里现在落魄,日子也比村里好过。

    这么说唐老三心里舒服了,感叹,“是啊,我还真是有福气……那春桃你改天回娘家一趟,让你兄弟去山里抓点兔子野鸡啥的,给咱们钰侄子补补。”

    “行,那这钱咋算?我娘家你也知道,全靠我那几个兄弟打猎生活,不能白拿。”

    张春桃觉得可以,钰侄子现在好像出息了,是该好好对待。

    唐老三也点头,“恩,是该给的,你娘家你看着给吧,我记得你埋床底下那陶罐里应该有好几贯铜铢了吧……”

    “你,你怎么知道床底下有陶罐?”,张春桃惊悚,那可是她偷偷藏的私房钱!

    “你们娘子藏钱不是都放陶罐里,然后往床底下埋、柜子藏、房梁上放吗?”

    唐老三满脸奇怪,再次觉得她媳妇真是比他还笨,也就他愿意娶她了,哎。

    张春桃目光呆滞:……说好她相公是个大傻子的呢!

    另一屋。

    唐老四也陷入了人生首次自我反省和迷茫中。

    相比张春桃的安慰,冷尚香就没那么体贴了,看到自己相公终于有了‘自己很懒很没用’的绝望,非常高兴。

    赶紧积极道,“既然相公你也知道自己懒,那就努力点呀,好歹你也是个男人,男人就该赚钱养家,你把酒坊的打杂活辞掉,跟三哥一起去搬货吧,那个工钱高些……”

    她相公赚到了钱她们小家才存下钱,不然婆婆手里是一个子儿都抠不出来的。

    但这话简直就是在要唐老四的命。

    “我就知道你这个女人没安心!人家媳妇都是温柔体贴相公累不累,你是害怕我累不死!我这么瘦你竟然让我去搬货?你这个女人实在太黑心了!不去,砍死我都不去干重活。”

    唐老四愤愤控诉,然后翻身背对,伤心不已。

    他媳妇竟然让他去干搬货那么重的活,这婆娘肯定是想他死了再嫁给个好的!

    冷尚香:……果然她相公就不可能上进。

    ************

    知道了唐二姑在夫家的处境后,家里人终于感觉到了紧迫感,心不再那么大了,对唐钰之前说的种红薯土豆和发豆芽事情更上心。

    怎么说呢,唐家的人就是属于那种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

    之前有人接济有后盾就不慌,现在没有后盾了,若自己还不知道努力,那不是懒,而是蠢了,懒是建立在没有忧愁的烦恼条件之上。

    没有人想饿死,所以唐家人非常默契的都开始行动了起来,积极加入家里的创收活动,种红薯土豆,发豆芽!

    唐祖母等人都是以前干过农活的,唐钰把种植的详细方法告诉对方后,唐祖母就非常利索的安排家里人每天往返城里和村子种东西。

    他们家以前住的村子距离城镇并不远,种红薯土豆也不麻烦,咬牙坚持下往返还是可以的。反正家里没人愿意回村住。

    发豆芽就简单了,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四五天的功夫就能发出来。

    嫩嫩脆脆,还有点微甜的蔬菜口感,在发出来的当天晚上就征服了家里人的胃口,这可是经过不知道多少年驯化的后世基因优良的绿豆发出来的,口感绝对吊打这里大部分蔬菜。

    发出来的豆芽唐钰没让家里拿出去卖,而是直接送到了刘三的朝来楼那边,给酒楼添上一道新菜。

    现在天气还没有彻底冷下来,蔬菜并不算稀罕,不如在朝来楼打出了名声,等到冬天那些士族看到才会花银子。

    不如你以为东西拿到街上就能直接卖出好价钱吗?士族可压根看不上路边活,如此却是一举两得,酒楼也多了特色。

    唐家人没什么文化,但架不住这家人非常有自知之明,也非常能够接受意见,对唐钰的建议很轻松就接受了,没有闹出什么意见不合的风波。

    这让唐钰很满意,船员听话,唐家这艘船就能走得更快更远。

    种田的活他是插不上太多手的,点子提出来,行动交出去,他自己则每天在酒楼和书肆两方面跑。

    一是帮刘三看着点酒楼走上正轨,二是去书肆当然是跟鲁掌柜聊澧城的上流社会,从而获取信息想办法混进官衙去。

    而鲁崇山事实上也并不是单纯的书肆老板,作为读书人,除了少数不上进,大部分都还是想要一展抱负,鲁掌柜也不例外,开书肆的理由不过也就是为了接触士族,扩展交际罢了。

    因为唐钰打听的都不是什么特别秘密的,只是澧城一些势力分化做派,因此鲁崇山说得很爽快。

    “唐士子投靠魏县守,可是想敲曲公的门?”

    鲁崇山慧眼如炬,很容易猜到唐钰的目标。

    唐钰很坦荡点头,“是,也不是。”

    “哦,士子此话何解?”

    “虽说鸿鹄志向远大,但终归现实残酷。是以,我觉得志向可有,但应当从基本出发,大志难以畅谈,不如先定个小目标……比如说,先做魏县守的幕僚,解决家中困难再说。”

    这里的读书人都有种特别情怀,那就是一定要找个赏识自己的好主公,才愿意去发展抱负,一心一意忠心辅助主公。

    这是美好而博大的情怀,可现实很残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的遇到梦想中的主子。

    因此就导致很多有才之士一辈子都没有发挥的才能的机会,郁郁而终。

    唐钰觉得这是一个死脑筋的误区,

    “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等伯乐上,不如自己主动争取机会,连小小山沟都没有过,何谈征服广袤的草原?鲁掌柜,您说呢?”

    说白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