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的全部小说 - 耽美小说 - 我在暴君身边搞基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6

分卷阅读206

    高人模样,“那好吧,我就指点他们一二。”

    “好,那咱们开始,阿九阿十你们可把耳朵竖起来听好,学不会就别娶媳妇了……”,唐钰笑容满面,开始训练,“周先生,您告诉他们,跟姑娘见面的时候,最先说什么才好?”

    “当然是夸人漂亮!”

    周世仁马上回答,这点他还是知道的。

    唐钰点头,“那姑娘要是说‘我哪天不漂亮’这种话,该咋办?”

    只见过古代羞答答低头的含羞草,没见过**矫情爱撒娇火玫瑰的周世仁抿唇,理解错误:这个问题有点难啊,没跟姑娘天天见面,哪儿知道人家哪天不漂亮?

    不过被唤先生的面子不能丢,周世仁表情严肃,“那就说上次见面的日子她不漂亮,这是姑娘在考验你的记性!”

    阿九阿十:……

    唐钰:很好,送你一句有缘再见。

    “那跟姑娘见面之后该说点什么话题呢?阿九阿十不爱说话,见面就成了哑巴,大眼瞪小眼非常尴尬,跟人姑娘都没话说。周先生你跟我演练一遍,让他们俩学学。”

    唐钰再接再厉调.教。

    周世仁点头,这个问题有点严重啊,跟姑娘见面时怎么可以不说话呢?本来男女有防,好不容易才能见一次面,必须得聊两句。

    “阿九阿十是吧,你们听着啊,见到姑娘要是不知道说什么,那就问她最近做了什么。”

    有进步!唐钰高兴点头,接话,“比如我说:我最近就去了镇上。”

    已经进入状态的周先生勉为其难帮忙配合,演练回答,“去镇上做了什么?”

    难道不是应该问去镇上有没有碰见什么新鲜事儿,如果有就马上展开话题了么……唐钰隐隐觉得不对。

    他小心试探语气,“就去镇上买了东西,很无聊。”

    周世仁兴致勃勃,“买了什么东西啊?”

    “去镇上还能买什么,当然是家里日常用的,针线和布料。不过我听说镇上后天会举行庙会……”

    唐钰决定再给对方一次机会。

    完全没有get到重点的周世仁继续演练,“那买了什么颜色的线和布料啊?”

    阿九阿十和唐钰:……

    然而周世仁兴致已经上来了,滔滔不绝,“看,这个时候不就已经说上好几句话了么,不过想再熟悉点,就得继续乘胜追击。当然,你也不能老接着对方的话这样说,不然话就没完没了了。”

    “举个例子。就着上面钰公子说的,如果姑娘回答你她买了黄色和灰色,那你就可以说‘为什么不买青色啊,我就特别喜欢青色’,然后就有新的话说了!”

    唐钰捂住心脏,“周先生,如果你和你未婚妻一起走路,路上她说走不动了,你怎么办?”

    周世仁思考几秒,果断道,“那就休息一下再走吧。”

    阿九阿十:……

    唐钰:很好,祝你单身快乐。

    ☆、第80章:阳奉阴违

    经过一阵测试, 唐钰对周世仁再次改观, 对其情商放弃了指望,决定重新想办法。

    他错了,大错特错, 他怎么可以对能够把自己大舅子都给举报进大牢的钢铁直男抱有希望呢?想要靠周世仁自我觉醒打破底限,简直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回头把这事儿跟殷禹吐槽, 连性格冷情的殷禹都没忍住笑了出来,按照周世仁这情商,也亏得是在婚姻包办的古代, 要换成自由恋爱的现代, 这家伙绝壁是一辈子追不到老婆的。

    但是笑归笑, 可周世仁这性格真是个硬茬,连对自己媳妇都不肯低头, 那就更无法对他们放下那份儿固执劲了。

    这次唐钰和暴君俩都有些头疼, 周世仁软硬都不吃怎么办呢?

    而就在他们烦恼的时候,一个机会主动送上了门……

    这机会不是别人,正是周世仁未婚妻那边, 柳家那边因为借银子, 不得不咽下一口‘恶气’,主动先上门松口, 表示亲事还可以再谈谈。

    周家父母听到这请求,那是想都不想就马上答应,他们可是知道自己儿子是个什么人,不娶柳家姑娘可就娶不到别的好姑娘了。

    何况两家定亲多年, 柳红红因为他们儿子耽搁到现在都十九岁大龄了,若他们不娶,就是害了人家姑娘,再说周柳两家本来还是带着点表亲关系的。

    周世仁当然也赞同了,他正愁他不肯低头这门婚事咋办呢,岳父岳母肯先松口,他也是十万个愿意的。

    不过银子是可以借,但柳家借得不少,足足有十两,其中原因必须得问问。而且按照一般情况两家借钱也都是要了解下的嘛,哪能什么都不知道就把钱借出去不是?

    但是碍于周世仁的脾气,柳家父母哪里敢告诉他真相,明面随便找了个“家里有人生病要吃药”的借口敷衍他,私下才跟周家父母说实话。

    柳家之所以借钱,正是因为现在朝廷颁布的公立私塾一事。

    本来按照唐钰和暴君的政策,现在公立私塾按照年级分化为:大学、中学和小学,小学就是基础的文化扫盲,不给束修的,连书本都是朝廷提供;中学和大学这两种是按照成绩来判断是否继续免费。

    因此,现在就不存在读不起书的情况了。

    并且为让百姓重视,不会做出为了家里多几个人干活,就继续把孩子留在家里的情况,朝廷是要求每家每户必须送孩子去,否则就不能享受赋税减免。(这个时代七八岁的孩子就开始干活了)

    但是柳家为什么还要因此借钱呢?这自然就是逃不过有人把上面命令阳奉阴违!

    上柳村的里正和几个衙差为了捞油水,就对村民们进行了压榨,村民想送孩子去私塾读书,就必须每个孩子上交2两银子,否则里正就不给上报。

    不上报读书名额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不仅你孩子读不上书,你家田地也没办法参加赋税减免,因为这次新君登基的赋税减免是和私塾政策挂钩的!

    村民虽然心疼2两,可若不能享受这三年赋税减免损失得更多,2两还在大家承受范围内,百姓又被压榨惯了,最后自然只能妥协。

    像周家村这种宗族村子因为利益共同体没出现这种现象,但像上柳村是个杂姓村就很正常。

    柳家没有分家,家里孩子多,此次公立私塾要求去读书的除了男孩还有女孩,一个孩子2两,算下来他们家最后可不就还差10两么,几个妯娌娘家都穷,只能攀着周家这门亲借……

    周家父母知道后也只能叹口气,然后就把银子借了出去,这事儿就算不说婚事,按照他们两家人关系也得帮忙。

    但柳家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太低估自己女婿的优秀品格了!

    周世仁听他们说借钱是给家里人治病,想着要借10两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