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的全部小说 - 耽美小说 - 我在暴君身边搞基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9

分卷阅读209

    国富强……”

    体察民情,君王屈尊移驾乡野审查小小里正,为的不仅是正直朝野官府,还有民心引导所向。

    民心不齐,众不爱国,此朝还有何发展光明?

    “大王万岁……”

    百姓们酸涩哭泣,跪地叩拜,多年被压迫的委屈一朝而散。

    *******

    被受压榨的百姓并不止上柳村一个地方,像潘里正这种也不止他一个。

    上柳村只是突破口,当真村民的面审问完成之后,殷禹直接颁布圣旨,派遣士兵将各村里正先扣留起来,再根据各村村民的证词证据来审判,无罪的释放,有罪的惩罚。

    同时向各地派遣钦差,悄悄到全国各地肃查当地官员,准备来番清楚蛀虫的大动作。

    此举在现代恐怕还有所估计阻碍,但是在王权至上的古代,再配合军队的镇压,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百姓不仅不会生怨,还会高兴的拍手称快,积极配合。

    由于古代消息的滞后,各地官员根本不知道王城发生的事情,在殷禹的刻意封锁下,众人在死到临头之前也不会知道。

    殷禹登基的这年,注定了是秦国历史中官场一次地动山摇的时间,也是令后世史学家每每提起都赞叹殷皇伟大的“卯戌上柳事变”,正是因此次的肃查官场贪腐,才奠定了秦国兵不血刃收服六国的基础……

    不过这对朝臣官员来说战兢惶恐的事情,对百姓来说就是值得庆贺的日子。大王和王后亲住到乡下来视察民情审查污吏的事情短短几天就在王城附近的百姓口中传遍。

    众人津津乐道,无不称赞新君圣明,简直千古难见,爱民如斯,进屈尊住到村子来。

    殷禹在百姓中的声望猛然高涨,唐钰也没落下,百姓对帝后的崇拜敬仰之情达到了个沸腾点。

    而跟他们近距离接触过的周家村更是天天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村民全部跑到周家村去看稀罕,听周家村的人讲诉他们跟帝后近距离接触的事儿,羡慕得不得了。

    “哎哟,我告诉你们,大王和王后可和蔼可亲了,一点架子都没有,不仅跟我聊天,碰巧了还能搭把手帮我们提提木桶框子啥的,半点不嫌脏哩!”

    “对,大王还帮我家虎子取了个大名呢,啧啧,俺家可是烧了高香……”

    “王后也很好,虽然是个男子,但满腹学问,相貌俊俏,一点都没有谄媚色人的样子,咱们能有这样的王后,是幸运!才不像以前那些jian妃!”

    总之没啥追求的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拥护之情源源不断。

    周世仁家则更是成了重点被照顾对象,因为帝后来可是住在他们家的!

    周家父母被乡民围得是高兴又烦恼,天天招呼一波又一波来好奇的村民,怎么说人家都不走,非得拉着他们聊,包括本村的村民。

    最后为了听他们说‘故事’,一个个积极的帮周家田地活都干完了,双眼亮晶晶充满着渴望,让人不忍拒绝……

    而周世仁在见识到了暴君的雷霆手段,真正为民之心后,也感动得都快跪了,再也控制不住那颗充满理想的澎湃心脏,终于屈服,跪地请求暴君一定让他编撰法典。

    是的,是请求,而不是答应。

    秦国有严厉的君王,现在就差一部完善的法典,他不止要胜任,还要当主编者,绝不允许有人浑水摸鱼染指律法钻空子!

    他这番态度,殷禹自然乐见其成,爽快挥手准了。

    不仅如此,唐钰还给透露了下他们想建立“监察司”的事情,这玩意儿大部分穿越到朝堂附庸皇权的人都会搞,他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个强效力执行律法的部门,再完善的法典出来也是白搭。

    而像周世仁这种性格,就最适合这种监察司了,因为他的行为准则就是按照律法办事。

    周世仁听到这话,但是眼睛就亮了,颇有蠢蠢欲动、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样子…

    百姓和周世仁这边都解决了,朝臣这边他们也得做点事情,一味的威胁和镇压不是办法,想要下面的人忠心耿耿不起歪心思,恩威并施才是最佳。

    在上柳村审查完回去后,殷禹第二天在早朝上就针对此次事件跟朝臣们做了一番交流,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和蔼与沉重。

    “……你们或许觉得孤对你们这些官员太过严苛,但孤想说的是,水至清则无鱼,但孤也不希望秦国这方水太过浑浊。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孤希望大家有个自觉和限度。”

    “种植红薯土豆乃解决温饱大业,开办私塾乃孕育人才巩固我秦国江山社稷,这等事情都有人敢伸手,目光短浅,断我秦国根本,孤怎能容!”

    “常言道: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若秦国不够强盛,六国虎视眈眈,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父王牺牲一生,临死都还抓着孤的手,为的是什么尔等难道还不明白?”

    “大王,吾等知错,吾等日后定当严厉监管下面的人。”

    众朝臣跪地高呼,心中也不禁有些羞愧。

    他们明白大王的意思,也正是因为明白才觉得羞愧,大王杀那些官员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秦国强盛。七国鼎立的局面,他们竟然还为眼前利益内乱,真的是眼界太浅。

    就如大王说的,倘若秦国没了,他们的地位、财富也必定烟消云散,跟着覆灭。

    不冤,那些死在大王刀下的人半点都不冤不惨!触动了国之根本,蛀空了秦国,死的所有人!

    “为了秦国的江山社稷,孤不介意用尸骨来奠基。你们记住,孤只有一个要求,不管你们私下怎么想怎么做,必须以秦国的利益为先,以百姓为重,倘若是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不要怪孤不留情面……”

    “吾等明白。”

    众人跪地,努力记下君王的底限。

    殷禹点头,“恩,那对于此次肃查全国各地贪官污吏之事,各位有没有什么意见?”

    几个将士朝臣首先发言,气势如虹,齐齐跪下,

    “还能有什么意见,当然是斩!请大王下旨,命我等前去,砍死那帮鱼rou百姓,贪污咱们军饷的龟儿子!”

    当兵的人大多性格豪爽,发言比较直迈,而且最恨贪官污吏,因为曾经秦国历史上更发生了一件贪污军饷害死数万士兵的事情,以至于将士们对此态度深恶痛绝。

    如今君王看重兵权,爱护子民,所谋取来的福利他们手下来自民间的士兵更是直接受益者,他们怎能不拥护现在君王?

    朝臣听得身体僵硬,全国贪官污吏不就是他们的爪牙么,大王问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个坑呐,几位将军的话明摆着也是说给他们听的……

    刀子架在脖子上,还能有别的选择?

    众人认命,“吾等愚昧,请大王指点。”

    “好,既然众爱卿如此支持孤,那